本文共计18983个文字,预计阅读时间需要76分钟。

股票——“熊市”和“牛市”的由来

所谓”牛市”,。间期同不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所谓”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中。 道·琼斯根据美国股中的经验数据。总结出牛市和熊中的不同市场特征,认为牛市和熊市可以各自分为三个不同期间。

牛市第一期。与熊市第三期的一部分重合,往往是在中场最悲观的情况下出现的。大部分投资者对中场心灰意冷,即使市场出现好消息也无动于衷,很多人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出所有的股票。有远见的投资者则通过对各类经济指标和形势的分析、预期中场情况即将发生变化,开睛逐步选择优质股买入。市场成交逐渐出现微量回升,经过一段时间后,许多股票已从巨目抛售者平中流到理性投资者手中。市场在回升过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点都比上一次高,于是吸引新的投资人人中,整个市场交投开始活跃,这时候,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公司业绩开始好转,盈利增加引起投资者的注意,进一步刺激我们人市的兴趣。

牛市第二期。这时市况虽然明显好转、但熊中的惨跌使投资者心有余悸。中场出现一种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总的来说大市基调良好,股价力图上升。这段时间可维持数月甚于超过一:主要视上次熊市造成的心理打击的严重程度而定。

牛市第三期。经过一段时间的徘徊后,股市成交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投资人进入市场。大市的每次回落不但不会使投资人退出市场,反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人加入。市场情绪高涨,充满乐观气氛。 公司利好的新闻也不断传出,例如盈利倍增、收购合并等。上市公司也趁机大举集资,或送红股或将股票拆细,以吸引中小投资者。在这一阶段的末期,市场投机气氛极浓,即使出现坏消息也会被作为投机热点炒作,变为利好消息。垃圾股、冷门股股价均大幅度上涨,而一些稳健的优质股则反而被漠视。 炒股热泪席卷社会各个角落,各行各业、男女老幼均加入了炒股人军。当这种情况达到某个极点时,中场就会出现转折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未段,往往出现在市场投资气氛最高涨的情况下,这时市场绝对乐观,投资者对后市变化完全没有戒心。市场上真真假假的各种利好消息到处都是。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达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业在这段时期内加速扩张,收购合并的消息频传。正当绝大多数投资者疯狂沉迷于股市升势时,少数明智的投资者和个别投资大户已开始将资金逐步撤离或处于观望。 市场的交投虽然十分炽热,但已有逐渐降温的迹象。这时如果股价再进一步攀升,成交量却不能同步跟上的活,大跌就可能出现。在这个时期,当股价下跌时,许多人仍然认为这种下跌只是上升过程中的问调。其实,这是股中大跌的开始。

熊市第二期。这一阶段,股票市场、有风吹草动,就会触发“恐慌性抛售”,一方面市场上热点大多,想要买进的人反而困难以选择而退缩不前,处于观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开始急于抛出。加剧股价急速下跌。在允订进行信用交易的市场卜.从事买空交易的投机者遭受的打击更大,他们往往因偿还融人资金的压力而被迫抛售,于是股价越跌越急,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一轮疯狂的抛售和股价急跌以后,投资者会觉得跌势有点过分。因为上市公司以及经济环境的现状尚未达到如此悲观的地步,于是市场会出现次较大的回升和反弹。这一段中期性反弹可能维持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回升或反弹的幅度一般为整个市场总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

熊中第三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期性反弹以后,经济形势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趋于恶化,公司业绩下降,财务困难。各种真假难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这时整个股票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股价继反弹后较大幅度下挫。 在熊市第三期中,股价持续下跌,但跌势没有加剧。由于那些质量较差的股票已经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件已经不大,而这时由于市场信心崩溃,下跌的股票集中在业绩一向良好的蓝筹股和优质股上。这一阶段正好与牛市第一阶段的初段吻合,有远见和理智的投资者会认为这是最佳的吸纳机会,这时购人低价优质股,待大市回升后可获得丰厚回报。 一般来说,熊市经历的时间要比牛中短,大约只占牛市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不过每个熊市的具体时间都不尽相同,因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差异会有较人的区别。回顾1993年到1997年这段时间,我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经历了股价的大幅涨跌变化,就是一次完整的由牛转熊,再由熊转

历史上的熊市

一、1883年(清朝光绪9年)上海因股票引发的金融风潮

大多数国内人直到1991年之后才知道股票市场里有这么多名堂,其实,早在清朝1882年国内人就开始炒股票了,同样玩得心跳。当时虽然没有什么证监会,没有那么多券商的营业所,但利之所驱,市民们除了抢购招商局,开平矿务局这些“绩优的蓝筹股”外,即使一些中小企业,只要有股票发行,市民就竞相枪购,似乎只要枪到股票就能发财,这个劲头和一百多年后深圳抢购股票的劲头一模一样,只是规模没有那么大就是。当时的报纸上和现在一样,专门开辟专栏介绍各只股票,正式有案可查的股票,一年间就上市了16家,筹措到白银300万两。 有些大户是向外国银行和山西钱庄借钱(时髦话叫融资)来抢购股票的。问题也就出在这里。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乐极生悲,兴衰交替的过程,导火线是一家金嘉记丝栈的大商号亏损56万两白银突然倒闭,牵涉到40家借钱给它的钱庄收不会贷款,于是钱庄采取旧债未收回之前,不再发放新债。这样又引起借贷无门的40多家企业先后倒闭,而经营股票和房地产的广东佬积欠了钱庄150万两白银而宣告破产,牵连22家钱庄。加上中法战争即将爆发,一向把钱拆借给钱庄的外国银行和山西票号停止再借钱给钱庄。于是爆发了一场滚雪球般的金融危机。钱庄从78家降到年终的10家,停业的企业商号多达四百家,没有倒闭几家种企业的股票价格狂泻。

二、1910年上海的“橡胶股票风潮”

二十世纪初,橡胶工业类似现在的新经济,十分火红,那些在南洋群岛(印尼、马来亚)开发橡胶种植园的发了大财。于是上海滩上的外国流氓和外商银行,勾结当地的买办装模作样地在南洋某地找了块并无橡胶的空地,甚至连空地也没有,就在上海组织所谓的南洋橡胶开发公司,大肆发行股票。

其中要算一个名字叫迈扁的英国人胆子最粗,不愧是海盗的传人,在十里洋场开设了一家橡胶开拓公司,声称在南洋拥有很多个橡胶园,应诺每个季度发放高额股息,又说他那家公司的股票可以随时向银行抵押借款,可靠得不得了。

于是搞得那些发财心切的我们如痴如醉,其中包括末代的清室官僚、各地来上海的土财主,洋行买办,薄有积蓄的中小职员,甚至和尚尼姑等等。于是面值100荷兰盾(相当白银60两)的股票被炒到超过面值的17倍。1910年3月份,更上涨到20倍左右。此时,英国人迈扁赶紧快手快脚地将手中的股票全部抛售一空,哄骗公司里的国内职员说自己有急事要回国处理。

谁知道,一去不复返,再三寻找也无下落,再查帐目,已经空空如也。于是,顷刻间,股票成为废纸一张,银行立即拒绝给股票作任何抵押。

被牵连的三家大钱庄被迫倒闭,很多人倾家荡产,连英国大地皮商兆丰也遭了泱,不得不将私人财产兆丰花园拍卖抵债,一半卖给圣约翰大学办学校,一半卖给租界当局开辟为兆丰公园。

三、1921年上海信托公司和交易所泛滥而导致的金融风潮

1921年兴起了一股证券物品交易所和信托公司热,光是11月份一个月里,就设立了38家交易所,每隔十几天就有一家信托公司开业。这些交易所都不是经营正常的物品或证券交易,而是从事其他交易所的的股票,有相当一部分交易所还以本所的股票作投机。往往今日刚刚成立交易所,明日就将股票上市,故意抬价,获得数倍的暴利。而银行和钱庄也热中与将钱借给投机者,以证券抵押来借取现金,贷款以两个月为限,赚取高利贷。

那些新设立的信托公司,大部分不具备金融公司的基本条件,本身没有多少资金,而同样以本公司的股票做投机买卖。一方面将信托公司的的股票作为交易所的投机筹码,另方面以交易所的股票想信托公司押借款项,互相利用,狼狈作奸,实际上是将信托公司与交易所的命运捆在了一起。

交易所和信托公司这样的兴风作浪,造成整个社会的投机风气,致使正当的工商业无法进行正常的营业,一些工薪阶层也盲目跟进,血本亏损。

于是政府出面干涉,到1922年12月,112家交易所大部分破产倒闭,只剩下了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等6家,而信托公司从70多家变为2家。投机失败而自杀者时有所闻。总共损失资金达两亿元。

四、1924年的上海公债风波

1921年上海信交风潮的恶果之一,就是使股票信誉扫地,迅速膨胀的公债取代了股票在证券市场上的地位,成为证券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对象。当时上海已集中了全国财富的绝 大部分,要在国内筹集资金,就得靠上海,当时发行程序是:财政部发行的公债、国库券以对折先向银行抵押,然后送到证券交易所开拍,开拍后的行情一般在面额的六折左右,然后再以低于行情的10%或15%与银行结价,银行所谓利润是很可观的。

所以银行不仅乐于承担这种类似“包销商”的角色,还自己大量购入公债。由于政府发行公债收到的现金,只是债券票面价值的60-70%,因此投资公债获益颇丰,加上公债可以进行三个月的期货交易·对于敏感的证券市场来说,在三个月内,任何政局变动、战争、财政状况、债务前景等都会引起市价波动,一些有政治背景的势力集团,故意制造假经济情报和和散布谣言,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造成行情动荡不定,市价变化莫测,更增强了证券交易的投机气氛,交易额十分巨大。

随着投机的炽烈,由投机而引发的交易风潮也不可避免,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1924年京、沪证券交易所的公债风波。

1924年7月,随着市场银根松驰,公债交易价格不断上涨。北洋政府发行的各种公债平均涨幅近20多元,7年长期公债现货价格涨势更猛,从46元到77元,但进入8月份以后,市场七盛传江浙战争即将发生,我们担心一旦爆发战争,公债不能兑现而受损失,便纷纷抛售,投机者趁机推波助澜,公债价格一泻干里,仅在8月15日至20日短短五天各种公债价就分别下跌了5、6元至10多元不等。

此次风潮,政府所在地的北京震动最大,北京的证券交易所在8月份两次停市,而9月份的期货交割时,由于交易者损失惨重,拒绝进行交割,迫使交易所停市4个月

五、1929年10月美国股市大崩溃

历经25年的熊市才回到原有的指数

丘吉尔目睹股灾的序幕

买空卖空加剧股灾的发展

亡羊补牢,国会立法整顿股市

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它的道·琼斯指数(及以后的纳斯达克科技股指数)不光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也是世界上大多数股票市场的风向计,一荣俱荣,一败俱败。

1929年10月的那次股市暴跌,当时不论是美国的股市投资者,还是世界上其他的股市投资人绝对不会想到的是,1929年9月3日是股票平均价格最高的一天,股市大崩溃以后,要等待整整25个春秋,股价才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

国内的股市虽说也经历过几次熊市,但最多也不过是两三年时间,因此很难想象漫长的25年熊市是怎样熬过来的?如果不吸取美国股市的教训,谁能保证国内的股市也步美国历史的后尘呢!因此有必要把这次股灾的主要原因找出来。

狂热引起灾祸

如果不是这次股灾的发生,美国是不会下决心整顿证券市场,成立证券管理委员会并制定出一个又一个有关监管证券的法律。也就是说,大家终于认识到如果控制不住无法无天的狂热,下一场戏必定是股灾。

这场股市暴跌起源于席卷美国股市行情不断上涨。从1928年开始,股市投机成为一种全国性的业余爱好,1929年1月2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新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一开市,买单就像潮水般地涌来,股价与交易量飞速上升,通用电器等绩优股上涨了20美元左右,其他股价也上升了5美元以上。纽约时报更预计1929年将是美国股市最辉煌的一年。

实际上,在当年9月以前,已经股票价格急剧升腾,参与股票投资的人越来越多,简直到了男女老少齐疯狂的状态。出租车司机一面驾驶汽车,一面情不自禁地建议你应当买那只股票,即使路旁擦皮鞋的小童也能向你介绍当天的热门股。我们买股票只是一心想着在短时期内再卖出,井非为了长期投资。

作家G·托乌斯和摩根·威特斯在《1929年大萧条的内幕》一书中这样写道:“……股市的狂热居然涌进了地铁的车厢里!一个发疯的人愤怒地指责没有在每节车厢里装上电传打字电报机……他的这个要求不见得太荒唐。因为,在波土顿的一家工厂里,在所有的车间都安放了大黑板,一名职员每隔一小时就用粉笔写上交易所的最新行情。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大牧场上,牧牛仔们通过接通电台的高音喇叭,一分钟一分钟地了解行情。高音喇叭装在牧场上和牲口棚里。”

当时美国的券商雇佣大批股票推销员在城市的街道上,在乡镇里,在几百家小银行内,在千家万户门前,向市民和农民们一遍又一遍讲述炒股的好处,把老板的公司在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转卖给这些不知行情的散户,推销员从每笔交易中获得手续费,老板的公司也从中获利。推销员还把根本没有偿还能力的外国政府发行的债券卖给老百姓,但却从不提“风险”二字。

为了吸引更多的妇女入市,许多证券经济商还专门设立了“女士专用房间”,有时还配有简易的免费美容院。在这里,女投资人可以从大黑板上得知最近的行情,女股民已占总投资者队伍的20%。

各家上市公司的职工也成了华尔街最忠实的投资者。各公司的购股计划从1915年到1929年翻了6倍,三分之一的职工积极参与股票买卖之中。

在空前绝后的投机潮中,纽约股市一涨再涨。一些激动不已的金融分析家称之为“金融火山”。从1928年3月初到1929年9月初,股票市场交易额的增长率与1923年至1928年初期整个时期的增长率相同,主要工业公司股票的价格上涨有时竟高达每天10个或15个百分点。

其实,大崩溃前不久,股市已开始下跌了,而下跌浪潮的加剧是从10月19日星期六开始的,但是由于22日星期二略有回升,小股票持有者对周三股市的下跌,就不再担心了。唯有专职金融商(银行家、经纪人等)24日清晨仍惊恐不安,他们不安地等待交易所10时开门。令他们特别感到不安的是,储户在银行门口排了长队,以便打听消息,或是为了提取存款。而资金雄厚的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埃尔弗莱德 。斯洛恩也来宣布“膨胀已告结束”。

美国的一场股灾,导致美国,甚至世界股市长达25年的熊市,即通过1/4世纪,股指才回到25年前的价位。触目心惊之余,我们当然不希望国内的股市会步这个后尘。

五、2。 丘吉尔目睹股灾的序幕

10月24日,是美国证券史上永远难忘的日子。纽约证交所的1100名会员几乎全都到场,比平日多出300多人。一开市,交易员们发疯了似地来回奔跑,但还是赶不上股价下跌的速度。在短短的几分钟里,160万股被抛出,好股坏股无一幸免。

由于及时传递行情在技术上办不到而使风潮进一步加剧。通过电报和电话来传递信息过度频繁,人群挤得水泄不通,以至互通消息被推迟一个多小时, 巴尔的摩10时30分发出的指令,要到11时30分才在华尔街电传打字机上显示出来。结果大家都惊恐万状。

当时担任记者,后来当了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根据他的现场采访写了一篇报道刊登在《每日电讯报》上:“我看见这些人……自动出售几大捆股票,这些股票已贬值一半或2/3,但没有物色到一个有足够胆量去接受这批可靠财富的人。这批财富是别人忍痛出售的。到12时,损失已高达60亿美元,并已有两位银行家和一位经纪人因破产而自杀身亡!

下午1点30分,一个满脸傲气、神清沮丧的人匆匆进入华尔街23号(摩根银行所在地)大楼。他就是查尔斯·米歇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银行 一“国家城市银行”的总裁。

面对雪崩一般的股市暴跌,查尔斯·米歇尔迅速联络一些大银行家一起,织起了一个金融“联营”拼命地买进股票,想阻止疯狂的下跌。

那天下午,尽管他们不借花费数百万美元买进交易所的股票,结果也只是略微收住了一点急剧下跌的势头。而以往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只需花不多的美元买下一部分股票就可以缓解跌势,然而这一次却失灵了,数百万美元在1929年是个巨大的数目,却如泥牛入海。

后来指示牌上亮出结帐数目:仅仅一个下午,卖出的股票比往常增加3倍,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门后的4个小时,报纸报道了惊人的消息:当天成交了12894650股股票。这就是我们后来所称的“悲惨星期四”。

大家都确信,是艰难的日子已经过去,并为25日交易所良好的运转感到欢欣鼓舞。 26日、28日和29日的再次下跌,使这场股市暴跌危机达到了顶点。

五、 3。 大灾难还在后头

1929年10月29日,星期二,上午10时,华尔街交易所开门。在刚开张的头3分钟,美国钢铁公司的65万股股票准备出售,每股179美元,却找不到一个买主,而24日开价曾是205美元!美国钢铁公司股票的下跌,为行情暴跌开了个头。威斯汀公司的股票每分钟下跌2美元,国际电话电报公司的股票一刻钟下跌17美元。到10时30分,出售了3259800股股票,亏损达20亿美元。

从9月初到11月中旬,纽约交易所的股票市价总值损失了300亿美元。 这仅仅是灾难的开始,股市的崩溃带来美国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大萧条、大危机,使美国经济处于瘫痪状态。用居民的个人存款去搞股票投机的银行纷纷倒闭:1929年659家,1930年1352家、1931年2294家。国民收入总值从1929年的880亿元下降到1932年至1933年中的400亿美元。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从1929年9月的最高点452点跌到1932年7月8日的58点。著名的通用电器股从最高的396元跌到8美元。股票和各种债券的面值总共下跌了90%。无数“百万富翁”倾家荡产。一些失去生存希望的人终于走上了绝路。

买空卖空加剧股灾的发展

这次的股市暴跌,也与股票的信用交易即买空卖空业务有关。投资人从券商那里借入资金,利率高低取决于市场上流动资金的多寡。投资人把买入的股票留在券商处作为借款的保证,等到股价上涨后,再卖掉这些股票,投资人获得了差价,也从中支付一笔利息给券商。这种信用交易的风险相当大,一旦投资人的判断失误,股价未上涨反而下跌了,券商就要求增收保证金,如果投资人拿不出这么多资金,只有变卖股票,这就叫断头,其结果,股票大量充斥市场,更加速了股价的下跌。

五、 4。 亡羊补牢,国会立法整顿股市

证券市场全面崩溃给美国震动很大,美国国会很快对证券市场进行调查,发现证券交易中严重地存在着大量人为操纵的投机行为,大量证据确凿的事实引起了严格管理市场的呼声。

1929年美国证券市场的大溃崩及其对整个经济带来的危害,迫使美国政府从法律上对证券市场加以严密的管理,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证券法律,主要有:1933年的《证券法》(主要是针对发行市场而制定的);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主要是针对交易市场而制定的);1935年《持股公司法法》;1939年《信托契约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法》和1970年《证券投资者的保护法》等等。这些法后来又由大量的补充条款和规定所完善,从而购成了一个对美国证券市场严密的管理网络。

六、 42年间股市没有发生过股灾

1987年10月又发生全球股市大动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直至1987年这42年间,世界股市的运行是比较正常的,也就是说没有发生过灾难性的波动。于是我们开始麻痹起来,似乎1929年那样的股灾将一去不复返。

但1987年10月中旬,华尔街的股市带头掀起了一场遍及全球的股灾,使毫无思想准备的我们感到措手不及。尤其是美国本身,因为当时美国参与股市买卖的股民已占全国人口的1/4。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当天早晨7点半,当纽约证券交易所主席约翰·菲林来到办公室的时候,市场部值班人员送给他一份电脑自动交易程序中接单的情况报告;数量近亿股,基本都是卖单,值班人惊呼“我一生中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的卖单,好像整个世界没有一个买!”经过10月14号及16号的股价大幅度下跌后再收到超量的卖单,这的确有些意外。

交易所9点半正式开盘时,由于买卖严重失衡破坏了市场结构,已无法正式开盘了,菲林马上找人计算了拥有300万股东的IBM公司的情况,它是市场上最最热门的股票,往日价格起伏仅在15美之内,偶尔波动到35美分已经有点异常了,而当时的报价让人目瞪口呆,一开盘就比上周五下跌了10美元,整个市场的严峻形势由此可见一斑。

菲林当机立断,要求华尔街最大的十几家证券公司董事长10点整去开会,征询他们对能否坚持开市的意见,当时的形势是,坚持开市,所有的股价将继续下跌,专业股票商(即自营商)只能买进无法卖出,很快将没有资金可周转;若要停市,则会使我们更加丧失对市场的信心,后果更难以预料。两害相权择其轻,董事们一致决定:坚持开市。

10点半,交易所所有的股票全部开盘,报价单显示,道·琼斯指数下跌100多点,交易所里的人都意识到这仅是厄运的开始,没有人经历过这种场面,顶多从书本上知道一点1929年大危机的情况, 除了记录数据外,谁也不知该干什么。

10点45分,股价掉到接近2000点,这是我们此时的心理支撑点,11时反弹出现了,指数回升到了2100点,许多人都松了一口气。

六、2。 略有反弹刚刚松了一口气,却有个高官说了句浑话。

面对纽约股市的危机,上任不久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大卫·卢德1l点发表讲话,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委婉地表示:“不排除短暂停市,以处理订单不平衡的可能性。”他大概没有想到,当此话通过路透社的电波传到太空又返回地面的时候,委婉的话语变成了“重磅炸弹”,刚出现一线生机的股市掀起了新一轮狂卖风潮。1点半以后,那些用养老基金、互助基金、保险基金购买股票的机构投资人也加入了抛售的行列,在这种数量巨大的重炮的轰击下,本来岌岌发发可危的指数一下跌到1900点。

最后的防线崩溃了,疯狂的股市如同滚开的油锅滴进了凉水,整个炸了起来,叫卖的喊声震耳欲聋。更可怕的是电脑自动报价系统应接不暇,报价显示比成交时间晚80至100分钟以上,没人知道按6亿股交易量设计的电脑能不能承受这种冲击,没人知道价格会掉到哪里。

点 评

乱说话,说假话,或在不恰当的时候说真话,都会出乱子,尤其是权高位重者。

六、3。 一天跌走了5000亿美元,相当美国GDP的1/4

4点收盘后,经过几个小时的统计,道·琼斯指数收盘价从开盘的224706点下跌至1738。 74点,下跌50832点,跌226%,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羌国股市上最大的一次下跌。这次下跌远远超过了1929年10月28日那天128%的跌幅。仅这一天内,美国全国损失股票市值5000亿,相当于美国全年GNP值的1/8或法国全年的GNP值。

在这一天里,纽约交易所的各项历史纪录均被改写:交易8亿股,是1987年日均交易量的3倍多;接单量47万次。平均每秒21次,而当年日均量为144万次,平均每秒7次。

点 评

与美国人玩股票相比,国内人还是小巫见大巫,但目前国内的股市远远不及美国1987年的股市规范、公开、公平与公正。搞得不好,在造成灾难方面,徒弟超过师傅,并非罕见。

股市出问题,就不是贪污,挪用若干个亿的问题,且看,好家伙,一天6个小时的交易日内,就跌掉了5000亿美元,相等美国GDP的1/4。

玩火自焚,玩股呢?

2。 大趋势 2003/9/5 11:55

六、4

诱导全世界引发股灾

收市以后,菲林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他宣布明天继续开市,然后又沉重地告诉记者们:“交易所差一点崩溃了。”

第二天,美国各类报纸用黑压压的通栏标题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十月大屠杀!”,“血染华尔街!”,“黑色星期”,“ 道·琼斯大崩溃!”,“风暴横扫股市!”……

10月19日,不但美国的股市大跌,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均出现抛股狂潮。在欧洲,伦敦《金融时报》指数1987年10月19日下跌183。 70点,跌幅为101%,亦创一天内的最大跌幅;瑞士信贷银行指数的跌幅为11。3%;联邦德国为37%;法国为6。 1%;荷兰为7。 8%;比利时为10。 5%。在亚洲,日本东京的《日本经济新闻》股价平均指数在1987年10月19日下跌620点即2。 35%后,20日再跌3800点即14。 6%;香港恒生指数在19日下跌420。 81点,即11。 12%,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19日的跌幅为12。 15%;澳大利亚所有普通股指数19日跌80。 20点,即3。 74%后,20日又下跌24。 9%。巴西、墨西哥的股市跌相也在20%以上。全球金融市场险象环生。

股市暴跌,各地政府纷纷采取行动救市,香港立即宣布关闭股市四天;美国则宣布限制使用电脑程控交易,同时里根政府宣布降低银行优惠利率,联邦储备委员会保证向商业银行提供充足资金,削减财政赤字;法国宣布降低长期利率等,由于一连串的救市措施,纽约、伦敦等股市普遍反弹回升,其中纽约道·琼斯工业股票价格指数重上2000点大关, 10月22日海湾战况传来,股市又应声回落。

10月26日,

底特律的城市文化

表演艺术:自1940年代以来,音乐就成为底特律夜生活主要的特色。城市拥有全美最顶级的两座现场音乐比赛场馆:DTE能量音乐剧院和奥本希尔斯宫。底特律还拥有美国座位数第二多的剧院。 主要的剧院还有福克斯**院、底特律歌剧院和费希尔剧院。底特律音乐厅是底特律交响交团的驻地。 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世界闻名的汽车城。位于州境东南部,底特律河西岸,与加拿大汽车城温莎隔河相望。市区面积352Km,人口约88万,其中黑人约占80%。大市区包括韦恩等6个郊县和附近中小城镇,面积104万Km,人口约435万。

底特律原为印第安人住地,后被法、英占领。1796年归属美国。1815年设市。后随大湖航运的辟通及伊利运河的竣工,迅速发展。1852年与芝加哥通铁路,城市飞速发展。

1899年第一座汽车制造厂建立,工业蓬勃发展。1914年亨利·福特引进汽车生产线后,发展成为世界汽车中心。依靠附近的铁矿石和炼油厂的便利条件及廉价的水运,形成庞大的汽车工业。汽车业是主导产业部门,现代化生产水平高,年产量约占全美27%,美国最大的3家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公司总部均设于此。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重要的军事基地,飞机、坦克制造等军事工业发达。其他还有钢铁、仪表、化学、金属加工、医药、盐矿开采等工业。工厂主要集中在底特律河西岸及城西南、城西北的卫星城。

底特律是大湖区重要港口,远洋船只的主要依靠港,美、加贸易的重要口岸。有稠密的铁路及高速公路网与其他城市联接。建有3个航空港。与温莎间有大桥及地下隧道相联。

有圆形塔式建筑群——73层的文艺复兴大厦;通用汽车公司大楼(47层);退伍军人纪念馆等一系列建筑,及世界上最长的吊桥。设有底特律文化中心、博物馆、美术馆、亨利·福特汽车博物馆及韦恩州立大学、东密歇根大学分校等文教设施和机构。有各种教堂达1000多处,素称教堂城。大型综合性游乐场贝尔岛和帕尔默公园、美国最大的动物园之一皇家橡树园及古老的教堂为旅游胜地。

底特律的城市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是全美保存1920年代和1930年代摩天楼和历史建筑最多的城市之一。这个时期艺术装饰风格建筑的代表作包括市区的守卫者大楼、韦恩州立大学附近新中心的弗希尔大楼和凯迪拉克大楼。底特律最为突出的建筑是全美第一家福克斯**院、特底律歌剧院和底特律美术馆。再加上后现代主义风格的文艺复兴中心,共同构成了底特律的城市景观。

市中心与新中心高楼林立;而城市其余地区则由较矮的建筑和家庭住宅构成,底特律的东南部有许多被遗弃建筑和大片荒芜的土地,而南部和西部则显示出繁荣的景象,2005年,底特律的建筑被评为美国最佳之一;其中的许多有重要意义的建筑被列为美国国家托管历史遗址(the National Trust of Historic Preservation)。

底特律拥有一个致力于城市设计、历史保护、建筑和城市投资的专业社团。大量的城市重建计划使得底特律部分恢得了新生。 底特律在北美四大体育赛事中都拥有职业球队,其中三支球队主场在底特律市内,一支在市郊(NBA的底特律活塞)。全市共有三座主要的体育场馆:联信公园体育场(MLB的底特律老虎)、福特体育场(NFL的底特律雄狮)和乔·路易斯体育馆(NHL的底特律红翼)。底特律的冰球球迷非常狂热,城市甚 至因此有了一个“冰球城(Hockeytown)”的绰号。

至于大学体育,底特律大学参加美国全国大学生体育协会(NCAA)的一级赛事,而韦恩州立大学则同时参加一级和二级赛事。NCAA的橄榄球赛事汽车城碗杯每年12月在福特体育场举行。

从1904年开始,底特律一直是美国汽艇协会黄金杯水上飞机赛的举办地。底特律还曾在1982年至1988年举办过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2007年,底特律将重返印地汽车联赛和美国勒芒系列汽车赛。 底特律的人口数量在20世纪上半叶增加了6倍多,新兴的汽车工业吸引了来自东欧和美国南部的人口,包括白人和黑人。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底特律共有人口951,270人、336,428个家庭和218,341 个家族,人口密度为2,6467人/平方公里。有住宅375,096间,密度为10436间/平方公里。到2010年,底特律的人口已缩减到713,777人,比2000年人口普查时已减少了约24%。

位于奥克兰县和马科姆县的底特律郊区居民以白人为主,其中奥克兰县还是全美最为富裕的县之一。截止2001年,底特律人口中的8155%为黑人。

底特律人口中黑人所占的比例是美国北部大城市中最高的。整个底特律都市区的黑人数量超过了100万,其中约80%生活在底特律市。底特律市人口中黑人占8155%、白人占1226%、印第安人占033%、亚裔美国人占097%、太平洋岛国裔美国人占003、254%为其他种族。城市48%的人口在国外出生,是全美50大城市中比例最低的。

大底特律地区的种族包括当年法国殖民者的后裔,还有德国人、波兰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苏格兰人、亚美尼亚人和希腊人,他们是20世纪工业繁荣时迁徙而来的。大底特律拥有比利时以外最大的比利时裔族群。在整个底特律,有大量亚述人,此外还有美国最大的阿拉伯裔美国人聚居点迪尔伯恩。

底特律人口分布比较广泛,18岁以下人口占311%、18-24岁人口占97%、25-44岁人口占295%、45-64岁人口占193%,65岁以上人口占104%,平均年龄31岁。男女比例为891:100。 虽然底特律从1970年开始犯罪率已有了大幅度的下降。但据2007年的调查,底特律在25个美国大型城市中犯罪率排名第六,依然是美国犯罪率最高的几座城市之一。

据Neighborhoodscout 的调查显示,平均1000居民中,6218人涉及财产相关犯罪,1673人涉及暴力相关犯罪。(美国2008的平均数据为1000人中平均32人涉及财产犯罪,5人涉及暴力犯罪)根据底特律政府2007年的分析,65-70%的谋杀犯涉及毒品。另外还有约70%的谋杀案未破。 底特律在州及国家选举中长期支持民主党。然而根据Bay Area中心的调查,按照投票给民主党的居民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看,底特律事实上是全美最为自由主义的地区。

在2000年,底特律曾经要求美国司法部调查底特律警局。2003年该调查结束,并以违反公民权利及滥用武力起诉底特律警方。底特律警局也因此经历了大规模的重组。一直以来,

发展和规划是底特律的主题。1973年,底特律选举出了第一位黑人市长,Coleman Young。尽管他在城市发展上尽心尽力,但其激进的风格却并不被大多数郊区居民所接受。另一位市长,也是密西根前最高法院法官,Dennnis Archer,则将注意力集中三座城区赌场的建设上。这三座大赌场的度假旅馆已在2008年开始施工。 在底特律的市中心有一条people mover观光线路,开设在高架轨道上,设有13个站点。游客可以乘坐people mover绕市中心一周,可以看到GMC的高楼,底特律河(Detroit river)对面的加拿大风光。

在底特律河上有一个叫Belle Isle的小岛,该岛属于美国领土。夏天的时候很多人会去岛上休闲。冬天虽然很冷,但可以在岛上看到很多成群结队的候鸟,如加拿大雁等。

市中心与新中心高楼林立,而城市其余地区则由较矮的建筑和家庭住宅构成。底特律的东南部有许多被遗弃建筑和大片荒芜的土地,而南部和西部则显示出繁荣的景象。2005年,底特律的建筑被评为美国最佳之一,其中的许多有重要意义的建筑被列为美国国家托管历史遗址。

另外其它一些景点还有通用汽车总部、比尔岛、底特律美术馆、底特律科学中心、底特律历史博物馆、底特律自然动物园、福特威恩军事博物馆等。

通用汽车总部位于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这里是底特律市风景最美的地方。总部由由五栋大楼组成,加上这些漂亮的楼宇群又矗立在伊利河畔,与北部的加拿大城市温莎隔河相望,使通用汽车总部俨然成为底特律地图上的地标建筑。

比尔岛(Belle Island)是底特律河上的一个小岛,与市区由一座桥联系,面积广达一百英亩,林木葱郁,整个岛是一座美丽的天然公园,有各种游乐设备、水族馆、游泳池、一条九公里绕河汽车道、独木舟、运动广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和动物园等设施,是底特律市民们的最佳休闲场所。

底特律美术馆(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是全美国数一数二的大美术馆,馆内蒐集包罗万象,对艺术文化发展的历史整理亦很完备,陈列来自世界各地的有名美术珍品,供人免费参观。其中较具特色的是17世纪荷兰人和荷兰裔比利时人的绘画、报业钜子赫斯特(William Harst)所蒐集的甲胄展、印象派绘画珍品展以及非洲艺术展等。

底特律科学中心(Detroit Science Center)位於约翰(John)R街5020号,有50种以上科学与科技的展示和现场实验表演,一座直径20公尺多的圆形立体太空**院放映科技影片免费提供参观。 友好城市

国内 重庆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迪拜

白俄罗斯 明斯克

赞比亚 基特韦

日本 丰田市

巴哈马 拿骚

意大利 都灵 名称:底特律活塞队

英文名:DetroitPistons

所在城市:密歇根州底特律市

建队时间:1941年(1948年加入NBA)

老板:汤姆·戈尔斯

主教练:约翰·库斯特

主球场:奥本山宫殿球馆

球衣颜色:主场白色、客场蓝色

股票——“熊市”和“牛市”的由来

进入NBA:1948年

获得总冠军的次数:3次(1989、1990、2004)

1948年入盟的活塞队是NBA资历最老的球队之一,在经历了长达41年的漫长等待之后才登上NBA总冠军的宝座,成为联盟历史上大器晚成的典型一例。

活塞队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韦恩堡活塞队,主场设于韦恩堡,先后在NBL和BAA中雄霸一方。 1948年,球队随BAA并入NBA,并一度在1955年和1956年杀入总决赛,可惜均以1:4负于对手。

1957年,球队迁址汽车城底特律,却没能带来好运。主教练更迭频繁,成绩仍然毫无起色。

1981年,球队通过选秀得到了“微笑刺客”伊塞亚·托马斯(IsiahThomas),这个多才多艺的榜眼后卫。他拥有出其不意的各种投篮技巧、杂技般的切入、闪电般的速度和神出鬼没的妙传。在效力活塞队的13年间,他两度夺得总冠军,12次入选全明星阵容,3次入选年度最佳阵容。

1988年,令人望而生畏的活塞先后击败“飞人”乔丹领军的公牛和强大的凯尔特人,在总决赛中与湖人队大战7局,最后以3分之差惜败。1989年,“坏孩子”们卷土重来,这次他们没有错失良机,在再度击败公牛队之后,凭借杜马斯的出色发挥,以4:0干净利落地击败缺兵少将的湖人队,获得总冠军,次年他们又在击败开拓者后成功卫冕。

2004年,拉里·布朗率领的活塞在总决赛中4-1轻取湖人,夺得球队历史上的第三座总冠军奖杯。

从2003年开始。活塞队连续六年打进东部决赛。

老板是从事活塞制造业的,“活塞”就成了球队的队名。1957年,球队迁到汽车城底特律后仍然沿用这个名字。 当地时间2013年3月14日,美国密歇根州州长斯奈德对外宣布,将由州政府接手底特律市财政,任命企业破产重组专家——非洲裔美国人凯文·奥尔为紧急财政管理人,以应对这座城市濒临破产的局面。

底特律曾经是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总部所在地,如今却成了“最悲惨城市”。

底特律政府为巨额债务所困,当地房产跌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 程度。底特律城市北部的一套230平方米的房产当前被人以2300美元拿下,而其2008年前的售价是45万美元。

当前,对于底特律来说,惟一还有的可能就剩下了“投机价值”。据央视报道,一位投机商,甚至花了2300美元就买到了2008年前可以卖45万美元的房子。“有人花了1100美元买皮鞋,我却用它买了两套房子,现在口袋里还剩100美元。”投机商茉莉对媒体炫耀说。

对于濒临破产的底特律来说,很多人认为,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造成底特律现状的“罪魁祸首”。众所周知,底特律的财政收入80%依靠汽车工业,但美国近些年来的汽车市场份额不断被日本和欧洲汽车企业瓜分。 工业自动化的普及,加上亚洲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都让美国汽车企业一波接一波地裁员,这又造成了底特律人口的流失及税收的不断萎缩。

据底特律当地一家房地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介绍,“1美元房”在底特律并非新生事物。“1美元房”虽然标价为1美元,但购房者需要缴纳税费、保险和市政评估检查费,实际花费需上千美元。 购买房产后,购房者 每年向政府纳税。

据《底特律新闻》报道,2012年,底特律有一半的房产业主没有缴纳房产税,金额高达131亿美元,相当于市府12%的财政收入。市政府为了维持城市运转和支付退休人员养老金,不得不靠借债度日。

2013年3月,密歇根州政府宣布底特律市进入财政紧急状态,底特律成为密歇根州为避免财政破产而被州政府接管的第6个城市。截至 底特律的长期负债为140亿美元,财政赤字为327亿美元。 崩溃原因

资料底特律曾是美国第五大城市,美国汽车工业中心,拥有180万人口,有“美国的巴黎”之称。但 这座城市仅剩70万人,不仅濒临破产,还拥有高犯罪率与失业率,被《福布斯》杂志评为2012年美国最悲惨城市。

底特律的低房价始于金融危机。作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的总部所在地,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让“汽车城”底特律遭遇重创,当地许多人失去工作,还不起住房贷款,成千上万的房屋被银行收回拍卖,房价曾在2007年达到顶峰的底特律房产市场崩溃,价格一落千丈。

房价低地区

底特律的整体房价并没有低到几千美元甚至几百美元的地步,一套三室二厅的房子,售价至少5万美元。上海大学负责美国项目的教师帅萍曾在底特律呆过一年半的时间,对当地情况十分了解。她说:“报道里面的底特律指的是底特律市,濒临破产的城市也是底特律市,而我们所说的‘汽车城’指的是大底特律地区,这是不同的概念。”帅萍说,随着城市郊区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底特律市迁往郊区,逐渐形成数个卫星城围绕市中心的格局,而底特律市则走向衰落。

居民逐渐外迁、业主资不抵债导致房屋拍卖等,使底特律房产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价格十分低廉的房子。在底特律读书的国内留学生ChaceChace说,像底特律市周边的卫星城ann arbor、 Troy、Livonia等,环境很不错,而房价并不低。

维修费用高

房子本身的价格可能不贵,但背后的一些费用比房价高多了。她说,底特律市的房子很多是木头建的,且是老房子,后续的维修成本很高,买下这样的房子,维修费可能是房价的几倍。

底特律的房产税不低,大约是估价的2%-4%,有些房子一年的房产税可能要上千美元。

一网友对美国房产市场很了解,她说,低价房多半是银行或业主无力负担房屋税款和相应的保养费用,且地段不佳无法长期持有,才急于以超低价出手。

她向《都市快报》算了这么一笔账:你花1000美元买一套房子,可能连同附加在房子上的银行负债也要负责偿还,而且还得补缴房产税,一年的房产税就要数千美元,再加上重新装修和水电、保养、管理物业等每月固定费用,实际成本远远高于1000美元。

城市治安差

治安差 警察都不敢管除了背后的一些费用,低价房的周边环境、治安条件也是考虑范围。帅萍说,底特律市种族问题比较严重,自上世纪70年代当地黑人暴乱后,白人陆续迁出,逐渐导致当地治安越来越恶化。

底特律市区逐渐被黑帮占据,枪支泛滥,毒品交易横行,当地人在大街上开车从来不开窗户,且非红灯不停,“我问美国人警察干什么去了,他们说警察自身都有危险”。

大底特律地区以底特律市为中心,按1英里(约166公里)来划分街区,距市中心8英里(约12公里)以内的全是贫穷区,安全差环境乱。白人和受过教育的黑人都不住在那里,“这样的房子,价格再低,谁敢买呢?”

国内公民可购美国房

浙江外服出国中心的移民专家胡轶峰说,在美国买房没有国籍限制,只要和卖方签订合同即可,所以,国内公民可以去底特律购买这些低价房。但按照美国现有移民法,单买房并不足以帮助购房者获得美国绿卡等身份。

这些低价房很多都被一些投资商买走,底特律周围有一些大学,投资者一般低价买下房产,装修后租给学生,收益比较可观。但如果是买来自己住,就得慎重考虑了。

跪求美国乔丹全系列篮球鞋

第一代乔丹鞋

鞋帮上有一个显眼的“插翅篮球”的标志,在采用飞人标志前,第1代和第2代乔丹鞋都是用插翅篮球作为标志的。第一代乔丹鞋出现于1985年,1994年和2001年NIKE公司先后两次再次生产了这款鞋。经典颜色为红黑搭配,此外则为蓝黑搭配。

乔丹二代

简洁的设计是很多人迷上它的主要原因,插翅篮球从鞋帮移到了鞋舌上。本款球鞋首次亮相于1986年,由NIKE公司意大利工厂生产,1995年再版。有人说乔丹于1985年扭伤了脚踝时就是穿着此款运动鞋,不过也有说法他是穿着第一代乔丹鞋受伤的。

乔丹三代

这是真正的第一代飞人气垫鞋,鞋底上可以看到气垫,也第一次采用了飞人标志。1987年正式面世,1994年和2001年再版。这是真正的第一代飞人气垫鞋,耐克第一次运用了可见气垫,位于此款鞋的后底。这也是乔丹系列第一次采用了飞人标志,此后这个标志被正式沿用到乔丹品牌的各种商品上。乔31987年正式面世。

乔丹四代

飞人的标志从鞋后转移到了鞋舌上,1988年投入市场,1999年再版。

此款鞋最引人瞩目的是它的鞋面:动感十足的飞人标志,手写体的flight字样充满了跳跃感。正是这个别出心裁的设计挽救了耐克和飞人品牌,因为2代,3代的销售不是很好。配置:后掌气垫,前掌缓震橡胶。

乔丹五代

鞋舌和鞋底都有飞人标志,1989年正式面世,2000年再版。

乔丹5代,1989年正式面世。第一次应用了反光材料,还使用了耐克新开发的可清洁的网面和鞋底。此款鞋在功能上沿用4代的技术,外形上更现代,更漂亮,前掌外侧跳跃的条纹设计,以及鞋舌上的乔丹logo都增色不少

乔丹六代

鞋型上漂亮了许多,显得很有现代感。出现于1990年,2000年8月再版

1990年正式面世。因为公牛90-91赛季的夺冠显得与众不同。6代在设计上首次提出了橡胶鞋带松紧扣的理念,这种松紧扣在当时非常流行,设计师将它应用到了6代的鞋带上,它可以轻松系紧鞋带还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在鞋底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半透明橡胶底,增强了抓地力。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隐藏在鞋身上的“23”字样,2是鞋面侧面支撑条组成的大图案,3是鞋底外侧最下面的图案

乔丹七代

飞人标志又转移到了鞋帮上,气垫也隐藏到了鞋底里。1991年面世,是乔丹91-92赛季的战靴,因为乔丹在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穿着这双7代赢得了冠军,所以7代在乔丹系列中显得格外珍贵。请注意鞋背后印的是9号而不是23号,因为这双鞋是为乔丹参加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设计的,所页被称为乔丹奥运鞋。7代的外形多少有些6代的影子,最大的特点是配色特别多。采用当时非常流行的鞋带固定器设计,内置后掌air气垫,后跟上有23的字样,鞋底有多种几何图案构成,鞋面的飞人标志为整只鞋增色不少。

股票——“熊市”和“牛市”的由来

乔丹八代

全黑的鞋面上衬着红色的飞人标志,鞋后帮的皮扣很有个性。

1993年面世。体现了当时注重科技的设计思想。8代在设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最突出的是鞋面的交叉粘扣设计,加强了鞋面的稳定性。中底吸取跑鞋的设计思想,大量缩减了橡胶材质,减轻了鞋的重量,鞋舌采用了毛巾材料加飞人标志。后跟侧面和鞋底中部的抽象画图案更增添了一些艺术色彩。乔丹在这一年三连冠之后突然宣布退役,很多球迷以为他再也不会重返球场,所以认定8代是乔丹在场上穿的最后一双鞋,于是8代也创造了耐克1993年的销售纪录。8代因为在乔丹第一次退役前推出,而在乔丹系列中具有特殊意义。

乔丹九代

1994年面世,是唯一一双乔丹没有在赛场上穿过的乔丹鞋。当94年乔丹退役的时候,我们都产生一个疑问:乔丹系列还会继续下去么然而耐克公司还是如期推出了这款鞋。9代的设计更多的体现世界化的思想,因为这时的乔丹已经不单单是美国人崇拜的英雄,更让全世界的球迷为他出神入化的球技如痴如醉(我们这代人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接触NBA和乔丹的)鞋跟处的飞人标志第一次和地球放在一起,象征飞人在整个地球上空飞翔,鞋底得花纹上分别用英文,中文和日文表达了世界的意思,中文是大大世界,9代意在让我们在看不到乔丹的时候依然可以回忆他飞翔的身影,科技上没有太大创新:还是内置Air sole气垫,前掌边缘又突出的部分用以增加稳定性。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乔丹在棒球联盟的球衣是45号,耐克特别限量发行了45双带有“45号”的9代的棒球鞋,估计现在这些鞋都已经成了天价。至此,真正进入了乔丹篮球鞋的黄金鼎盛时期。

乔丹十代

1995年,乔丹10代陪伴着飞人复出。不过有谣言说,乔丹认为这款鞋并不是特别舒适。

1995年面世。I’m back时隔17个月乔丹重返赛场,全世界又因为飞人抖了几下。10代的推出正逢乔丹系列推出10周年纪念,它也标志着一个运动品牌神话的诞生,历史上从没有一个球员待言的系列能延续这么长的时间。10代最特别的地方就在它的鞋底,上面记录了从1985年到1994年10年间乔丹获得的荣誉和特殊经历,让我们在一次对飞人肃然起敬。 10代的设计上可以看出现代球鞋得一些影子,1995年时运动鞋设计理念的一个高峰,10代看上去更加简洁,在鞋面上甚至找不到任何一个乔丹和耐克的标志,飞人的标志只在鞋底和后跟出现。在科技上依然使用了内置气垫,鞋带扣采用了松紧带设计,鞋带依然是圆形的,后跟上增加了提鞋用的吊环。除了乔丹,包括皮蓬在内的众多明星当时都传这双鞋。

乔丹十一代鞋舌上绣有“23”的字样,其中部分鞋是“45”,这种鞋非常少见,很珍贵。鞋舌里边有一行字,写着“高质量的篮球鞋给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带来灵感”。

1995年面世。11代不仅是乔丹系列的扛鼎之作,而且也对之后的整个耐克篮球鞋以及整个篮球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1代突破性的采用了漆皮作为鞋面材料,使之成为此后高档篮球鞋的特殊标志。同时首次运用了全掌内置气垫技术,加之在中底采用了全掌碳素纤维承托板,使整双鞋在避震这一项指标中达到了及至。(内置气垫对于内线球员可能过与柔软,但对于大后卫和小前锋来讲这种避震恰到好处,舒适得叫感和快速反应的场地感毫不逊色任何一双全掌zoom技术的球鞋)鞋的外底采用人造橡胶压缩成的水晶橡胶,全底成透明色,异常漂亮,鞋身采用了网状纤维,使得整双鞋的重量大大减轻,11代是乔丹系列中最轻便的一款。乔丹11代对于乔丹系列,甚至时整个篮球鞋的发展绝不仅仅是经典这么简单。我们可以认为,11代是旧式篮球鞋和现代篮球鞋的分水岭。是篮球鞋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乔丹十二代

1996年推出的乔丹十二代运动鞋显得很粗狂,鞋底也特别夸张,火箭的泰勒一直穿着这款鞋。1996年面世。乔丹系列的另外一个经典之作。这双鞋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与众不同得DURABACK材料,配合天然皮革鞋面,整双鞋达到了最大化的稳定性,DURABACK可以防止脚裸落地时的扭伤,鞋身重量较轻,据说当年乔丹的要求就是穿上要有赤脚得感觉。12代也是第一双采用全掌zoom air气垫得乔丹鞋,之后的所用乔丹鞋都改用zoom air。这种气垫特点是薄而韧,并且十分贴地,吸收力量的同时迅速反弹,为球员快速奔跑和连续弹跳提供持续力。同时仍然采用全掌碳素纤维承托板,这种设计可以减轻膝盖的负担。

乔丹十三代

最先出现于1997年,同12代相比,乔丹13代的线条显得圆润一些,鞋舌和鞋底上都有飞人标志。很多人认为这一款乔丹鞋是历代乔丹鞋中最棒的。

1997年面世。所有的迹象都表明,1997-1998赛季将是乔丹征战NBA得最后一个赛季,所以球迷们疯狂收集任何与这个伟大的男人有关的东西。而此时耐克公司正式将乔丹商标作为一个独立品牌从耐克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子公司,也就是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牌。13代的推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设计师从非洲猎豹获得灵感,鞋底的形状就像是猎豹得脚掌一样,最值得一提得是位于鞋帮外侧得全息镭射图标,包含了:一个篮球,数字23,飞人标志。这成为13代得一大亮点。科技方面:全掌zoom air,中底依然采用大面积碳纤维材料提供良好得支撑性和稳定性,由真皮,合成皮及尼龙布面构成的鞋面,在减轻重量得同时提供了更好的韧性。个人比较喜欢13代,尤其是原年的黑红,白红款,目前北京上市有13代得白金色复刻版。

乔丹十四代

1998年上市的乔丹十四代价格非常昂贵,达到了150美元。NIKE公司原本准备把价钱定到165美元,后来考虑到受众的消费力才作罢。 nPlm#q-5/

1998年面世。还记得那个夜晚么1998年的6月14日犹它州盐湖城,爵士主场,乔丹从马龙手中断球运至前场,随着一连串的运球,加速,急停晃过拉塞尔,惊世骇俗得跳投,时间定格在终场前52秒,定格在这个站在篮球运动顶端得巨人脚下。14代得设计灵感源自乔丹得法拉利跑车,以现实事物为蓝本而激发设计灵感得方式对之后的几代乔丹鞋业有了深远影响。这次得标志结合了法拉利和飞人的特征,还有令车迷和球迷都兴奋的法拉利标志性通风口。这个位于中底的设计不仅提供良好的支撑性和稳定性,也让球迷兴奋不已。更成熟得全掌zoom air技术,使得缓震更加出色。耐磨橡胶制成的外底和全掌得人字花纹提供良好的摩擦力和抓地力。14代得速度极快,重量也是11代以来最轻的。无论怎样,乔丹14代承载了那样一个后无来者的绝唱,那一幕,我们永远难忘。

乔丹十五代

1999年面世,造型独特,色彩上也采用了少见的中性色---灰色,不是以往的大黑和大红。

1999年面世。乔丹真的走了,从他的神坛上走了下来,变成了一个在高尔夫草坪上闲庭信步得36岁的半老男人。但我们对乔丹系列篮球鞋得热度依然不减,15代得设计源于F-15战斗机。最大的特点是一个反常态得鞋舌,鞋舌并未贴近鞋面而是开口向前,使我们立刻就想到了乔丹那永远放不进嘴里的舌头。整双鞋采用鞋套设计使穿脱很轻松,首次使用了藤得编织物作为鞋面材料展现了与众不同得工艺水平。在鞋得后跟上,有一排数字,依次为23(球衣号码)6(6次总冠军)15(15代)鞋底是一个飞人标志和217字样(乔丹生日)。科技方面:全掌zoom air提供良好的缓振性能,前後掌两处加宽设计,中掌承托盘带来更多稳定性。15代也是继9代以来乔丹没穿过的鞋,但由于乔丹在后来得比赛中穿过9代得复刻版,所以15代是唯一一双乔丹从未在正式比赛中穿过的鞋。

乔丹十六代

2001年2月17日正式投放市场,最大的特点是可抽取出来的鞋身,不过造型上不如乔丹十五代。 fps52&E

2001年面世。虽然乔丹离开了球场,但还是不能和心爱的篮球分开,于是他做了奇才的老板,乔丹系列篮球鞋的神话继续着。初见16代会发现有种似曾相识得感觉,漆皮鞋头来自11代,可见气垫和网面材料来自5代,半透明外底来自6代。重要的是这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基于这些经典设计上更加大胆的创新和延续,其中最主要的是可卸式磁性鞋套设计和全新的Blow-molser Air气垫。可卸式鞋套设计非常巧妙,卸下鞋套减轻了16代的重量,增加了透气性和灵活性,更适合打球。而装上鞋套的16代整体感非常强,外观新颖,充满时尚气息。这就好像一个刚刚还在赛场上驰聘得运动员转眼间换上了笔挺的西装,穿梭在写字楼间。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中底外侧的jordan字样是由16块图案组成的,还有就是中底上的3/4掌的开窗气垫,其实是为了配合后掌的Blow-molser Air气垫在中底加上一层相同的图层,整体感极佳。科技方面;网状材料和小山羊皮,真皮组成的鞋面拥有更好的透气性和韧性,鞋口得加厚设计使鞋紧贴脚裸而获得极佳的包裹感,全掌得碳纤维承托盘坚固稳定,前掌Zoom Air气垫,后掌Blow-molser Air气垫,拥有良好的速度感和缓震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鞋的高度,使鞋底更贴底,获得最佳的场地感

乔丹十九代

是从非洲一种最毒的蛇身上汲取了设计理念。这便是黑曼巴蛇,它是世界上毒性最强且速度最快的蛇。它能以高达19公里的时速追逐猎物,人一旦被它咬到,致死率将近100%。如果说乔丹14代的设计理念是借喻了黑豹的速度与灵巧,那么19代完全可以说汲取了黑曼巴蛇的身体素质与至对手于死地而后生的毒性,两种不同的动物,全然隐喻出乔丹在球场上的作风,19代以蛇为本,因而充满了蛇灵之气。这双鞋最为标新立异设计,就是球鞋表面的仿蛇皮的编制鞋套。从16代开始,乔丹鞋的鞋带总会被某些东西遮住,19代也不例外,鞋面基本上被塑料编织物所遮盖。与前三代不同的是,19代的盖子的概念被完全刷新。塑料的编织物由于借鉴了蛇皮的设计,在运动中并不会产生更多的褶皱并影响脚感,整个鞋套会随着脚的形变而自动扭曲,构成鞋套的硬塑料纤维由于本身的韧性却又可以使鞋面不会过分夸张的变形,既起到了保护脚面不过分变形以致受伤的作用,又不会因为本身的韧性而阻碍使用者在运动过程中脚面的任何合理动作。

乔丹20代篮球鞋

股票——“熊市”和“牛市”的由来

这双名为AJ-XX的最新乔丹球鞋,是一双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经典鞋款,整双鞋以最新的概念与技术,烙印出这双经典鞋款的非凡身世之谜。而在科技方面则采用高级的全纹皮革结合Nubuck质感的设计,脚踝处采用最新式的包覆系统可与鞋舌上的黏贴带相互搭配成为一个360度的完整保护系统,搭配脚跟足保护器上面的记忆泡绵鞋垫,让双脚在任何激烈动中都可以受到最完整的保护。重型机车轮胎材质的大底设计上,融入了乔丹各代鞋底的特色,不仅提供抓地力,也同时诉说着AIR JORDAN史诗般的辉煌光荣历史。

它散发 着浓郁的复古风,简单得有些时尚,整鞋显得厚重,却又流畅,再注意看细节,可以发现鞋身拼凑感明显,脚踝部分有Hurache 2K4的影子,鞋身部分似乎借鉴了乔丹二代的设计,双重的魔术贴本来就显重复,后跟部分更是有了PUMA牌鞋子复古系列的元素,鞋面式样(SAMPLE)是最惹眼的地方,一块带激光图案的鞋面,仔细看不难发现上面几乎有以前所有乔丹系列鞋的影子,包括乔丹45号,甚至乔丹十四代上经典的法拉利型标志都用激光扫描在鞋上。

乔丹21代,尽显粗狂之美 乔丹21代篮球鞋是乔丹2006年又一颠峰作品,Nike Air Jordan XXI乔21代篮球鞋继续延用二十代的IPS气垫,并且在后掌多加一层ZOOM,而鞋底采用的是螺旋式纹路鞋底采用双层花纹,起到超好的防滑效果Nike AJ21乔21代篮球鞋传说中根据21点设计的,有着大面积的碳板,AJ不知道迷到了多少人,AJ的LOGO也不知道让多少打篮球的人心潮澎湃。Nike Air Jordan XXI乔丹21代篮球鞋从外形上的设计延续乔丹系列的简洁分格,整双鞋的流线感十足,较高的脚踝和内靴可以为脚踝提供不错的保护。Nike Air Jordan XXI乔丹21代篮球鞋中底采用了大面积的碳素板,而减少了脚弓部位的外底材料,减轻自重,能提供很好的平衡性。Nike Air Jordan 21乔丹21代篮球鞋让球迷和鞋迷们第一时间感受飞人乔丹最新一代球鞋的魅力

乔丹1代 乔丹一代第一代乔丹鞋的鞋帮上有一个显眼的“插翅篮球”的标志,在采用飞人标志前,第1代和第2代乔丹鞋都是用插翅篮球作为标志的。第一代乔丹鞋出现于1985年,1994年和2001年NIKE公司先后两次再次生产了这款鞋。经典颜色为红黑搭配,此外则为蓝黑搭配。

乔丹2代 乔丹二代简洁的设计是很多人迷上它的主要原因,插翅篮球从鞋帮移到了鞋舌上。本款球鞋首次亮相于1986年,由NIKE公司意大利工厂生产,1995年再版。

低帮2代

乔丹3代 乔丹三代这是真正的第一代飞人气垫鞋,鞋底上可以看到气垫,也第一次采用了飞人标志。1987年正式面世,1994年和2001年再版。

乔丹4代乔丹四代飞人的标志从鞋后转移到了鞋舌上,1988年投入市场,1999年再版